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押金”≠“押金”! “双十一”网购出现纠纷如何维权
2025年11月11日 08:50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目前,“双十一”购物季期间,各大电商平台纷纷推出“满减券”、“预售锁价”、“限时闪购”等优惠,让消费者眼花缭乱。大家在购物的同时,也很容易遇到各种消费误区。近日,江苏镇江丹徒法院的法官们结合庭审中的典型案例,详细讲解了网购维权的风险和主要维权单位。 “双十一”促销的规则很复杂,尤其是预售模式。 “存款”和“存款”两个词读音相同,写法也相似,所以这常常让消费者感到困惑。看似措辞上的差异,实际上会带来完全不同的法律后果。镇江市丹徒区人民法院审判条例与行政法官白雪表示,“押金”是法律上明确的担保形式,就像合同中的“严誓”。如果支付定金的人违反合同,例如后悔没有购买,则无权退还定金;如果收取押金的人违反合同,例如未能交付货物,则必须退还双倍押金。定金最多只能占产品总价的20%,超出部分不视为定金。 “存款”只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个习语,并不是一个法律概念。这本质上是“部分预付款”,对担保没有影响。无论谁违约,支付定金的一方都可以清偿瞄准它回来。此外,“双十一”期间,海量订单让快递压力倍增,快递延误、丢失、损坏的情况时有发生。运输过程中提货申报出现问题,损失由谁承担?消费者该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这也是网上购物时经常争论的焦点。镇江市丹徒区人民法院答辩法官白雪:卖方通过快递公司将货物运送至双方约定的提货地点。直到买家签收后,货物才会交付。此时卖家仍承担快递破损风险。买家在签收快递时应当场检查货物,发现问题拍照并保留证据,并及时与商家沟通付款问题。
(编辑:杨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