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为何要造“大车”?
发布时间:2025-11-12 09:58
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市场上多款长度超过5米、宽度近2米的车型上市——车企为何要造“大车”?建设“大汽车”已成为中国汽车市场的一大热潮。从利德尔i8到蔚来ES8、乐多L90,多款车长超过5米的“大车”密集亮相,并在市场上获得积极反响。这一现象的背后,是中国汽车消费结构的深刻变化: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家庭规模的扩大、更新换代的购买需求成为主流,消费者对汽车的空间、舒适性、灵活性提出了更高的期望。同时,中国汽车产业全链条提供支撑,创新技术不断推动取得突破一直是动力。汽车公司一次推销一辆“大型汽车”。这种趋势能持续下去吗?汽车会变得越来越大吗?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许多家用“大车”的尺寸与商用车接近。近期,多款长度超过5米的“大车”一一上市。 9月20日,蔚来全新ES8正式上市。拥有5280mm超长车身、3130mm轴距和超大储物空间。乘坐 6 人时,其装载量仍为 777 升。 9月17日,吉利银河M9上市。长宽高分别为5205×1999×1800毫米,轴距为3030毫米,定位大型SUV,拥有高达88.3%的极高“占有率”。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以下简称“乘联会”)信息市场信息联合分会(以下简称“乘联会”)数据显示,2024年,C级SUV销量将同比增长同比增长率为26.5%。今年8月,C级SUV销量8.7万辆,同比增长51.6%。如何定义“大车”?中汽数据股份有限公司产品技术部总监陈川告诉记者,基于中国市场的产品定位,从产品参数来看,“大型车”普遍满足“5326”的基本特征,即车长5米以上、轴距3米以上、宽度2米以上、6座以上的车型。在产品体验上,“大车”需要满足生活场景的延伸需求,满足更高品质生活的渴望和家庭出行体验的需求,打造更好的用车体验。车长超过5米,什么概念?以城市常见停车位为例。停车位的长度一般在5米至5.5米之间。当一辆超过5米长的“大车”停在停车场时停车位时,汽车的前后往往都靠近停车线,有的路段和停车场甚至超出了停车位的标线范围。与那些基本车型相比,今天的“大车”有多大?据了解,普通家用车多年来一直是市场主流。例如,大众帕萨特的长宽高为4948×1836×1469毫米,轴距为2871毫米。近两年SUV车型更大,销量也更强劲。像蔚来ET7这样的新“大车”,长宽高分别为5101×1987×1509毫米,轴距为3060毫米。长度比大众帕萨特长153毫米,轴距长189毫米。这款大型SUV与标准商务车型类似,例如别克GL8,长宽高为5219×1878×1807毫米,轴距为3088毫米。 “大车”受众是谁?陈川表示,从用户照片来看,大型SUV的目标群体具有独特的特点:目标用户主要是35-45岁的已婚有孩子的中产阶级,其中与父母同住的比例很高;家庭年收入较高,主要是企业高管和私营企业主。他们重视家庭幸福,追求更高品质的生活。他们需要一款能够满足全家人舒适出行、长途出行等不同场景需求的汽车产品。只有大型SUV才能满足这一群体的实际需求。北京市民李先生告诉记者,他正在考虑买一辆更大的车。 “家里的车已经不够用了。随着孩子长大,一家人出行的次数也多了。带上父母双方的时候,不是一辆车就可以装下,开两辆车也不会中断,而且贵。”他表示,看到市场上大型SUV的选择越来越丰富,他觉得“是时候换一辆更大的车了”。供需两端共同驱动了人们对“大车”的巨大渴望。车企为何热衷于研发“大车”?这是供给和需求双方共同作用的结果。 ——需求端是消费升级和家庭结构变化是基础。陈川分析,随着消费者购买力的提高,家庭结构的变化是二孩、三孩政策相互放开,多人家庭增多。能够容纳全家人的6座和7座车型对于许多家庭来说已经从“可选”变成了“必备”。与此同时,汽车市场进入以置换购买为主的阶段。消费者再次购买汽车时,更倾向于选择空间更大、配置更高、能够提高生活品质的车型。 “二胎出生后,原来的5人座车变得局促,6人座车也变得局促起来。”江苏二胎车主陈先生表示,购买“大车”不仅是为了满足一家人出行的空间需求,更是为了提升生活品质。比如他选择的大型SUV,即使全家人坐在车里,后备箱也能装下婴儿车、行李箱、露营装备等,不用在“坐人”和“载物”之间做出选择。“大”有很多5米以上高度的汽车,精准满足消费者家庭出行、驾驶舒适、高性价比的需求。 ——供给侧是技术突破和产业基础的有力支撑。近几年推出的“大汽车”大多是新能源汽车。陈川评价,我国新汽车产业链完整,技术陈旧。新能源大型汽车能有效降低出行成本,提升出行体验。中国品牌在电动化、智能化领域有效解决了大型车辆使用成本高的传统瓶颈,并以全新的驾驶体验和应用场景提升了产品竞争力,超越传统汽油车。对于车企来说,造“大车”也是为了追逐更高的利润。陈川认为,“大车”的高利润率主要得益于溢价定价能力强。例如,大型SUV的价格普遍在30万元以上,有些车型甚至定价到一定的价格。价格在40万至50万元,溢价较大。其次,成本高度可控。虽然“大车”的拉基增加了,但成本的增加幅度小于销售价格的增加幅度。最后,消费者非常容易接受高价。不少中国消费者“大就是美”的购车心态让车企拥有了更多的掌控权水稻。此外,以大型SUV作为旗舰产品,也将有助于车企树立高端品牌形象,实现价值突破。 “综合以上因素,大型SUV市场的增长是全球趋势,但在我国则呈现出更为显着的增长趋势。”陈川说道。停车位规划和线路使用产生了新问题。大型汽车既有优点也有缺点。 “立体停车场已经不能停了,很多车只能停在走廊里。” “标注的停车位太拥挤了,有的车一辆车只占两个车位。”采访中,有车主反映,大车带来了很多问题,尤其是停车方面。北京车主孙先生新买了一辆6座中大型SUV。拿到车后不久,他对车的操控和尺寸还不太熟悉。他家附近的停车位不够用。宽敞。有时他要倒很多次才能停车。汽车越来越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挤压了公共资源。不少车主表示,商场、小区等公交车道两侧或前后都停有“大车”,停车非常困难,而且有些车位常常无用。中国的大城市人口稠密,停车位通常很拥挤。为了利用整个空间,许多商场和社区在过去几年都建设了立体停车库,提供机械停车。然而,随着汽车越来越大,很多机械停车场因面积不够而被抛在后面。以北京为例。北京的机械停车位大多是2020年之前建成的,相比这两年开始流行的大型车,普遍存在宽度窄的问题。 2021年,考虑到发展针对新能源等各类车辆,北京市交通委组织修订了《机械停车场(库)工程施工规范》。大型客车类别尺寸增加至5×1.9×1.55米,载重量增加至2吨,增加大型客车类别(高),高度增加至2.05米。同时,要求大型及规模以上团体的停车位数量至少为2/3。不过,对于一辆长度超过5米的“大车”来说,这样的停车位还是相当小的。有居民反映,“大车”也在一定程度上占用了其他道路使用者的空间。例如,车辆停在停车位之外会使道路变窄,影响其他车辆的通行。还是很难,只有“大车”才能在狭窄的道路上与其他车相遇,很容易造成拥堵。采访中,相关专家表示随着汽车变得越来越大,确实会对道路资源的使用产生影响,需要有关方面的重视。同时,随着智能辅助驾驶技术的不断进步,自动泊车等功能将帮助车辆更加紧凑地停放在标准停车位上,甚至完成远程呼叫,将逐步缓解因车辆尺寸带来的停车问题。陈川认为,未来应通过更加智慧的城市停车规划、更加灵活的停车价格监管、加强停车标准的宣传引导等相结合,系统地推动和改善这一问题。既要满足居民对更宽敞的室内空间的渴望,又要保证高效、公平、有序的城市运行。车企造“大车”的热潮仍在持续。多位接受采访的专家表示,“大”应该有一定的限度和标准ia。面对市场机遇和挑战,车企必须从“规模竞争”转向“价值竞争”,以满足消费者的出行需求。作为买家,在买车时,也可以从实际需求出发,关注汽车的实际使用空间和驾驶灵活性,而不是一味地追逐更多的空间。 (编辑:单小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