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为什么说天津工业的起点是在“三块石头崛起”之前呢?一百多年后,天津工业遗产的优势和主要保护利用是什么? 11月8日,一场以学术分享与行业对话的形式,追溯天津工业历史渊源、探讨当下与未来城市更新的“读懂天津”文化沙龙在智慧山艺术中心举行。从安庆兵工学院、苏州炮兵局、江南机械制造局、福州船舶局到天津机械局,一系列老照片吸引了观众的目光。本次活动主讲人是天津近代史专家周最田,题为《百年建筑基础》《天津的工艺与工匠精神:论天津工业文明的传承与突破》。他首先从宏观角度追溯了19世纪中国工业发展之初天津工业的历史进程。周最田介绍,1866年在天津创建的天津机械局“位于今天的天津市河东区东局子”。是近代中国北方重要的工业企业。主要生产火药、子弹、火炮。庚子事变后,天津机械局在三条市地区被毁,部分技术人员分散于此,逐渐形成了规模不大的修船业和航运业的钢骨。轮船招商集团是中国第一家民用工业企业,开创了股份制和股票发行制度。它“总部位于上海,但项目以天津为主导”。开平煤矿成立源于轮商集团对煤炭的巨大需求,也促进了唐山市的诞生;从1872年开始,清政府派出120名“子弟赴美留学”。其起源与天津有着密切的关系。 “回国后,他们大多在天津的电报、铁路、医疗等行业工作,成为中国现代化的重要人才基地,如著名的詹天佑、唐绍仪等。”周最田认为,天津的工业史体现了“开放—改革—工业化”的历史逻辑。 “通过工业、交通、教育建设的系统发展,天津已成为中国现代工业文明的重要源头。” “一部天津工业发展史就是中国工业的一半。天津工业发展史的发展史、体系和内容是庞大、复杂、丰富的。”在活动现场,周最田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只有追溯历史,才能更深刻地认识发展、助力当下、引导未来,这才是历史的正确意义。围绕天津市工业遗产的现状与发展,天津工程学院城市更新研究院院长李鑫等演讲嘉宾在讨论中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们认为,当前城市更新的核心是从快速增长转向存量开发、存量模式。工业遗产作为承载城市历史文化的特殊资源,具有独特的价值,但其改造和再利用需要高成本的投入,以及专业的规划、策划和运营技能。 “我们将把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利用范围扩大到工商业建筑和非建筑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周醉天告诉记者,天津是历史上著名的工商业城市,拥有工商业建筑、大量的建筑遗产是众所周知的优势。 “保护和利用不仅仅是建筑和文物本身的通俗,更重要的是挖掘和梳理历史文化联系,传承工业文明的精神内核和重要经济文化,引导和助力当前和未来的发展。”在天津,面三号、天美艺术街等项目已成为城市文化新地标。当简单的修缮无法激活建筑的活力时,天津正在让老建筑“活起来”,让它们重新焕发活力。保护要以“以促保护”为重点。未来的城市更新需要政府引导、企业实施、公众参与。周最田建议,对于各区分散的“遗产资源”,各区需要在总体规划中充分发挥自身特色,形成力量矩阵,“为城市文商旅融合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单薇薇)
(审稿人:欧云海)
上海:哪些行业、哪些类型的人才是就业市场的热点?
上周六,来自四面八方的众多年轻人涌向长宁区的上海世贸会展中心。踏着春天的脚步,由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部门主办的2025年春季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就业对接专项行动在此举行,拉开了“金三银四”求职季的序幕。与此同时,上海各学校、学院也紧锣密鼓地举办各类招聘活动,春招市场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g。
[详情]
人工智能会抢走我们的工作吗?
从搭载智能机器人、低空无人机的新能源汽车等一系列高科技制造业,到“嫦娥”探月、“圆梦”船钻探调试等战略科技领域,在高技能人才特别是年轻人的支持下创新发展随处可见。 AI浪潮来临,“技术型”年轻人既兴奋又困惑:AI会带来力量,还是会影响我们的就业机会?
[详情]
上海樱花节:淡季游,年年夜看樱花
每年三月在宝山区顾村公园举办的上海樱花节,是众多市民和游客最期待的春季活动之一。记者从昨天举行的2025年上海樱花节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第十五届上海樱花节将于3月15日至4月15日在顾村公园举行。活动主题为“海樱花绽放”。
[详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