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能源供暖成为中国农民的新选择
发布时间:2025-11-17 09:51
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今年冬天,76岁的庄德荣最高兴的事就是再也不用早起烧煤取暖了。去年底,庄德荣家安装了新型空气能热泵,取代燃煤电采暖。 “以前天不亮就得起床加煤、除灰,现在新家不用烧煤了,房子也亮了。”庄德荣说。庄德荣所在的辽宁省庄河市宏昌村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北方农村。与城市集中供暖不同,大量购买炭黑和烟煤取暖一直是当地居民冬季的主要生存手段。过去,像庄德荣这样的北方农村家庭,要烧掉约5.5吨散煤。我在一个冬天。这种加热方式效率低、污染大,还存在一氧化碳中毒等安全隐患。 “用电取暖不仅方便,而且价格便宜,比烧煤取暖每年节省300多元。”庄德荣说道。在庄河市,国家电网庄河市供电公司今年已完成1130多户电热表安装,越来越多的农户开始使用清洁能源取暖。告别油烟,清洁取暖是中国农民的新选择。近年来,我国为农民购买清洁取暖设备、用电取暖、补贴能源价格,推广“煤改电”、“煤改气”等项目替代燃煤取暖。辽宁省对新用户煤改气、煤改电给予补贴,如补贴1天然气每立方米补贴0.1元,电每千瓦时补贴0.1元。青海省正在多地区开展清洁热资源改造。通过发放清洁取暖补贴,在农村推广再生电锅炉,实施清洁取暖或采暖。 2020年,中国提出“双碳”目标。核能供暖、清洁生物质供暖、空气热泵等一批新技术逐渐成熟并大量进入农村,实现低碳排放。在河北省邯郸市馆陶县南城公园,约120万米的管道埋藏在平凡而平静的湖面景观下。这些管道可将大量太阳能热量储存在湖下蓄热体中,为当地2万多人冬季取暖提供热源。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土尔干村二十庄阔项目区罗文斯,一排排太阳能电池板整齐地排列在屋顶上,在高原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这些“日光浴室”利用被动式太阳能技术和智能微电网系统,将光能转化为电能,为冬季取暖提供热量。在政策和技术的推动下,北方农村清洁能源供暖率逐年提高。 11月8日发布的《中国迈向碳中和峰值》白皮书数据显示,北方农村已有超过4000万户家庭完成清洁取暖改造。到2024年底,北方地区清洁增暖率将达到83%,比2020年提高近20个百分点。燃煤减少,最突出的效果就是天变蓝了。数据显示,2024年,地级及全国城市PM2.5浓度下降至29.3微克/立方米,较2020年下降16..3%,预计晴天率将达到87.2%,比2020年提高2.4个百分点。“目前我国北方地区清洁取暖率显着提高,不仅改善了空气质量,也直接提高了亿万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中国工程院院士杜向晚表示,农村清洁取暖的转变是我国推进生态文明、改善民生福祉的生动缩影。在土尔干村,改造后的“阳光房”吸引了众多外来游客的关注,并逐步拓展为民俗展览馆、美术馆、国学、书店等新业态。 46岁的村民杨勤修去年回到家乡,成为一名民宿工作人员。 “家里暖和了,外面的客人也多了,日子也越来越幸福了。”杨勤霞iu说。